漫无目的 - Vol.20:鸟儿会为我们歌唱,即使我们终将老去

漫无目的 - Vol.20:鸟儿会为我们歌唱,即使我们终将老去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多是由资产阶级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特点构成的。无论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媒介,都在不留余力的描绘一种「想象中的生活」。可少有人去思考这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往往我们在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之后,换回来的或许是更多的迷茫感和失重感。
Read More
漫无目的 - Vol.19:我恨生活和命运,可只有苦难才是人生

漫无目的 - Vol.19:我恨生活和命运,可只有苦难才是人生

杨本芬自己说她是一个背时的人,年轻的时候挣扎着生存,老了之后伤痛又从生活的喘息里钻出来。「我恨生活和命运,可只有苦难才是人生」。她直到六十岁时,写作的念头浮现出来后,就再也没有被按压下去。在四平米的厨房里,她坐在一张矮凳上,在一叠叠的稿纸上开始动笔写她们一家人的故事。
Read More
漫无目的 - Vol.18:梦里的天空很大,我就躺在你睫毛下

漫无目的 - Vol.18:梦里的天空很大,我就躺在你睫毛下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走进入大学,然后又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再一次回望那一段校园民谣的黄金时期,仿佛在其中又找到了自己大学时光的某些片段。这个时候,我才渐渐地理解了藏在校园民谣背后的东西。那是一种对于自己,对于成长,对于时间的咏叹。 校园民谣不会像撕心裂肺的流行音乐,喜怒哀乐总是在爱情的波浪里摇曳。它就如同那平淡无奇的回忆里,一个个闪闪发光的神经病,那些一丝丝,一缕缕的校园往事,就这样被拉扯了出来。
Read More
7月阅读书摘

7月阅读书摘

学校里一切都完蛋了,我旁观那些空虚的孩子感叹真他妈世态炎凉。他们都无所谓地活着,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金钱浪费粮食。一具具没有思想的空壳在我身边飞速上演闹剧,我觉得自己正在他们的包围中被一点点毁灭。他们关心的永远只有谁和谁又在一起了谁和谁又分手了哪里的化妆品在打折,或者哪种参考书比较好哪所高中的录取线是多少,等等等等。两个极端。他们拥挤在一起纵情勾心斗角纵情虚伪,不想理他们。不理他们就不理他们吧,他们却偏要来嘲笑我挚爱的文字。我写文字时他们在我身边埋下脸说,哎哟哎哟你又在写啊?写那么多能干啥哦。我真想指着他们骂滚,却不愠不火地笑一笑。
Read More
漫无目的 - Vol.17:乘着夏日晚风,走在迷幻的City Pop都市夜景里

漫无目的 - Vol.17:乘着夏日晚风,走在迷幻的City Pop都市夜景里

尼古丁不会像大麻一样让你兴奋,不会像酒精一样让你陶醉,也不会像飙车一样给你刺激。有些人说抽烟能让他们更放松,也有人说抽烟让他们更警觉,但实际上,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渴望。这是一个完美的闭环。吸烟的唯一目的是上瘾,这样就可以减轻渴望带来的不适感,由此让人体验到快乐,就像一个整天抱着石头的人,终于放下石头时会感觉一身轻松。
Read More
漫无目的 - Vol.16: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漫无目的 - Vol.16: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人有时就是这样,本来设定了一个目标正好实现了,应该非常开心,突然有一个更大的机遇摆在面前,感觉可以跳起来够到的那种,马上就开始野心勃勃起来。最后如果没有达成这个新目标,一定会垂头丧气,前面取得的胜利果实所带来的喜悦也瞬时荡然无存了。这就是人类的悲哀之处,永远被难以实现的梦想折磨得悲催、痛苦,甚至体无完肤。有多少人能做到坚守初衷、淡定从容、知足常乐?
Read More
漫无目的 - Vol.15:劳作之中的丰富与自由

漫无目的 - Vol.15:劳作之中的丰富与自由

豆瓣的理想主义能吸引到很多高级人才,但是理想主义也注定影响商业化,公司的商业化不足,成长乏力,人才就会流失,这似乎是一条不能避免的道路。即便短期能留下来的人,那种奋不顾身注定很难长久,最终仍然会选择离开。而如今这群理想主义者,他们或多或少仍然保留着豆瓣的某种气质,走在各自的平凡之路上。
Read More
漫无目的 - Vol.14:感受来自第九艺术的魅力

漫无目的 - Vol.14:感受来自第九艺术的魅力

在传统的八大艺术(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之外,我觉得优秀的游戏是可以称为第九艺术的。看电影时我们更多是以旁观者的眼光去看待故事,人物,和大屏幕里的世界多少是有一些隔离感的。可在电子游戏当中,由于自己变成了故事的主角,更加容易产生带入感和心理上的身份认同感,这种体验是无与伦比的。另外毫不夸张的说,优秀的游戏作品里一定会包含一些八大艺术,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给玩家带来超乎寻常的感官冲击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