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阅读书摘

11月阅读记录

  • 《圈外编辑》100%
  • 《四千周》100%
  • 《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100%
  • 《创业维艰》70%
  • 《奥森日记》50%

11月阅读书摘

《圈外编辑》

  • 书名: 圈外编辑
  • 作者: [日]都筑响一
  • 简介:
  • 出版时间
  • ISBN:
  • 分类:
  • 出版社:

问题1 做一本书要从何开始?

  • 📌 再打个比方。假如要去任何人都没去过的地方,我当然订不了计划,也无法预见那里的状况。我会不安,也可能会碰上意外。正因如此,我才能看到前所未见的事物,我踏上的才是不效仿任何人的旅程。我想看看还没有被其他人发现的新事物,我会朝着它们一头扎下去。

别看读者脸色,观照自己

  • 📌 但在美国采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同代的运动员都在非常放松地享受运动,而日本选手在场上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我心想,原来如此。练习当然辛苦,但如果不开心的话就没法持续,也不会成长。最重要的是,我们并不是体育选手,如果运动时身体无法享受最本质的乐趣就太奇怪了。

  • 📌 从上司那里学到了什么?真要说来,就是“享受乐趣的方法”了。也许只有这么一点。待在编辑部什么事都不会发生,总之就是往现场跑,不要忘记邂逅新事物的喜悦。

要试着停下脚步

  • 📌 现在回想起来像是一场梦,但那可说是我人生路上的一次换挡,是停下一次脚步重新了解周遭的大好机会。

  • 📌 苹果电脑一发售,瞬间就成为革命性的产品,当然又会有人跳出来七嘴八舌:“方便性不是我们使用个人电脑的唯一理由,而是要通过新工具催生新的思考。”听了真不爽呢。(笑)

没钱才办得到的事

  • 📌 接着我问起他们的生活状况,回答不外乎是“每周打工两天,剩下五天在摄影棚练习”“稍微接点模特儿工作,其余时间画画”之类的,令人非常感兴趣。这些年轻人也许是世俗眼光中的“失败者”,也许很让父母担心,但我越看越觉得,就某个角度而言,他们的生活是非常“健全”的。收入没多少,但不会去做真心讨厌的事情,以此为生存之道。与其勉强住租金较高的房子、搭满员的电车去通勤,还不如搬进租金不会造成负担的狭窄房间,不管去玩或去工作都靠徒步或自行车解决。家里没有书房也没有餐厅,但附近就有图书馆或喜欢的书店、朋友开的咖啡厅或酒吧,把街上当作房间的延伸就行了。

  • 📌 “STYLE”翻译过来,就是“风格”。带有该风格的事物多了,风格才能成立。如果数量很少,构成的就不是风格,而是“例外”了。因此我们不是在报道“日本的风格”,而是在不自觉地塑造“日本的例外”

  • 📌 《东京风格》就是我的原点,毋庸置疑,它也带给我这样的信念:没有工具、技术、预算也好,旁人不赞成你的想法也罢,这些都不构成问题。只要你的好奇心、构想、紧追不放的能量多到满出来,其他环节之后都会跟着到位的。

问题3 为何是“ROADSIDE”?

  • 📌 室内设计杂志报道的那种房子的居民,其实是少数派。每日每夜都费尽心思挑衣服、挑鞋子的时尚人士也是。(笑)每天晚餐不配精选红酒就吃不下饭的美食家,一样是少数派。我们这些多数派为什么非得以少数派为指标呢?为什么非得比其他人还要高一级呢?

就算碰不到也要伸手

  • 📌 我已经可以斩钉截铁地下那种定论,不过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那阵子开始我明白了一件事。情人旅馆或按摩棒设计师也好,暴走族老兄也好,暴走卡车的司机也好,大家都无视世人的冰冷视线,熬过困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采访这些人、出版这些故事的我,怎么可以饥渴地追求世人好评?如果真的尊敬受访对象的话……我不至于认为你就该模仿他们的生活态度,但你应该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才对。

摄影的“歧路”

  • 📌 比方说我在美国乡下四处转的时候,在某镇外发现废弃房屋,一辆生锈的汽车被人丢在茂密的草丛中。这种时候我就会想,拍艺术品级的照片很辛苦,但要拍“有艺术感”的照片真是简单呢!(笑)不过你必须得决定自己拍的是什么才行,是艺术还是纪实,是作品还是报道?选边站是有必要的。

事前调查的功过

  • 📌 访谈说到底没有诀窍。对话是双方好奇心与经验值碰撞出的火花,所以我想,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尽可能对许多人、事、物保持兴趣,尽可能去认识多一点人了,别无他法。

问题8 为何开始经营网络自媒体?

  • 📌 有了想做的事,然后努力去实现——这是正向的辛劳,并不会那么难熬。所谓的压力是“明明不想做却非做不可”时感受到的内心负担。

何谓“产地直销”媒体?

  • 📌 最近我深深地想,专业人士也就那么回事吧。比方说,只要是人都会在意“自己为何而生”“死后会如何”,但如果每天不断思考那些的话根本无法工作。因此哲学家会花一生的时间代替那些人思考问题,然后整理想法成书,请大家买回去读。有人代替大家深思,有人代替大家远行,有人穷究美食……而酬劳酬谢的正是他们这些劳动。开始做电子邮件杂志后,这个感觉变得非常强烈。

《四千周》

  • 书名: 四千周
  • 作者: 奥利弗·伯克曼
  • 简介:
  • 出版时间
  • ISBN:
  • 分类:
  • 出版社:

引言:从长远来看,我们全都是逝者

  • 📌 生产力是个陷阱。高效只会让你更加忙碌。将垃圾清理干净,只会让垃圾更快出现。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人真正实现过“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无论这指的是什么,而且想完成这个目标,你也不会照着“成功人士在早上7点前要做的六件事”去做。你期盼着会有这么一天,一切终于尽在掌握——泛滥成灾的电子邮件得到妥善处理;待办清单不再越来越长;工作与家庭生活中的所有责任都能得到履行;其他人不会因为你错过截止日期或者掉链子而生气;最后,你变成了一个完全优化的人,终于可以投身于生活中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让我们从一开始就承认失败吧:这种情形永远都不会发生。

第一部分:选择有选择的生活

  • 📌 尼采写道:“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卖力地、不经思索地劳碌,其程度之深远远超过了维持生计的必要。因为于我们而言更要紧的是,不要有空闲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匆忙是常见现象,人人都在逃离自己。”

  • 📌 你越是努力管理时间,希望实现完全的掌控,挣脱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不如意,你的人生就会有越多的压力、空虚和挫败感。你越是直面有限性,与之合作而非对抗,你的人生就越充满效率、意义和乐趣。我认为焦虑感不会完全消失,我们甚至也无法全然接纳自己的有限性。但我知道,没有任何时间管理技巧比直面事实更有效。

  • 📌 一天当中我会做出数百个小的选择,构建起我的生活-与此同时,我也永远牺牲了其他无数种可能的活法。因此,任何有限的人生,即使是你能想象的最好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向其他可能性挥手告别的过程

  • 📌 伯格森写道,我们总是犹豫不决,而不是一条路走到底,因为“未来是由我们按照喜好规划的,它在我们眼里同时展现为多种形式,每一种都很吸引人每一种似乎都有可能实现”。

  • 📌 当你不再能背转身去,焦虑就会消失,因为现在只有一个行进方向了:向你选择的结果前进。

  • 📌 当你不经意间在脸书上浪费了一个小时,回过神以后你会原谅自己,认为你浪费掉的时间只不过是虚度的一小时而已。可是你错了。因为注意力经济的设计是优先列出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而非最真实、最有用的内容,它时时刻刻都在系统性地扭曲我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印象,这些被扭曲的判断也影响着我们如何分配自己的线下时间。比如说,如果社交媒体说服了你,你所在城市的暴力犯罪比实际情况严重得多,那么你在街上走路时可能会害怕得不到安全保障,可能会待在家里而不是出去探险,还可能会避免与陌生人接触。因此,电子设备不仅仅让我们从更重要的问题上分心,而且首先改变了我们对于“重要问题”的定义。

  • 📌 你在工作时被社交媒体吸引了注意。通常情况不是你本来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工作,突然间注意力就不听使唤地被带走了。其实是你在盼望着一个借口出现,哪怕再小的借口也可以,帮你逃离正在做的事情,不去感受工作给你带来的不悦。你的注意力溜到了推特的帖子或名人八卦网站上,而你也没有感到不情愿,反而觉得释怀。我们往往被告知,眼下有一场“争夺我们注意力的战争”,硅谷就是入侵者。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我们在战场上往往也是敌方的勾结者。

  • 📌 从本质上来看,一个计划充其量只表现了你在此时此刻的意愿。它表达的是你在当下想要如何对未来施加小小的影响力,而未来当然没有义务遵从你的想法

  • 📌 至少将一部分休闲时间“浪费掉”,只专注于这种体验的愉悦本身真正地休闲,而不是暗自着眼于未来的自我提升才是不浪费的唯一方式。为了最充分地过好你有幸获得的唯一的人生,你必须克制自己,不将每一段闲暇时光都用于个人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闲散不仅可以被原谅,而且简直就是一种责任。西蒙娜·德·波伏娃写道:“如果一个老汉喝一杯酒得来的满足感不算什么,那么生产与财富就不过是浅薄的谬见。只有能够在个人和生活的乐趣中被重新发现的生产和财富才有意义。”

  • 📌 谈到未来,你一直如此-它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机会,让你可以选择好奇(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不是选择担心(希望接下来可以发生某件事,然后担心不发生的话该怎么办)。

  • 📌 比如费尽心力地赶着做那些不需要立即完成的工作(见第十章),或者为了达成未来的目标而让自己时时刻刻都有充足的生产力,却把满足感推迟到永远都不会到来的未来(见第八章)。